返乡筑梦,青春有为 || 西林学子寒假“返家乡”优秀回顾

时间:2025年03月24日 浏览:

青春力量 点亮家乡

“乡村振兴的蓝图里,不能少了你的名字!”从学校到家乡,从理论到实践,大学生返家乡,不是一次简单的“归来”,而是一场青年与故乡的“双向赋能”!接下来让我们看看优秀的西林学子吧!

文法学院   24级汉语言文学   周承澄

这次“返家乡”活动,我来到了玉溪市政府和城乡建设局机关党委,参与了办公辅助和整理文件的工作。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,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。同时,我也意识到了合作的优势,与团队成员紧密配合,才能完成任务。此外,这次实践还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职业规划,我希望将来能够从事与文字处理、行政管理相关的工作,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。总的来说,这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受益匪浅,不仅提高了我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,也让我更加了解了社会,为将来的就业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园林园艺学院    22级城乡规划    马晓江

这次寒假,我有幸于玉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进行实习,此次实习我分别在审批科与城乡规划科进行,依托于在学校学的专业知识,在审批科,我协助审核、校对各类文件,通过与大量项目资料的接触,我明白了每个环节对于本项目合规性的重要意义。这次实习经历,不仅让我积累了实务经验,更深化了对生态文明和基层治理的理解。通过这次实习,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家乡的发展状况和社会需求,未来愿将我个人的发展与家乡需求结合,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
文法学院    23级法学     魏诗媛

在这个假期,我有幸参与了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,进入教体局人事部进行工作体验。这段经历让我收获满满,感触颇多。在实践过程中,我承担了协助整理教育相关资料的任务,我还参加了玉溪团市委组织的玉溪市2025年寒假大学生“看家乡”暨高校毕业生“爱玉留玉”就业服务活动和红十字教护员培训。通过这些工作,我深刻体会到了细心的重要性,因此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,我也会保持这种细致和认真,全身心地投入。经过这次社会实践,我基本了解了教体局人事部的部分工作内容,同时也磨炼了意志,培养了一些工作经检,社会阅历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。

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    24级木材科学与工程     张舒哲

在这次“返家乡”活动中,我有幸参与了社区服务中心的多项活动,负责社区服务中心的日常运营工作,参加了社区组织的青少年活动以及社区物资分发等活动。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更加了解了社区服务的重要性。深刻体会到,作为一名社会成员,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关注和有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。在这次活动中,我不仅增长了见识,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,为将来更好地服务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
水土保持学院   24级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   吴青业

在这个寒假中,为了响应学校的号召,我积极参与了社区组织的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中去。通过参与社区卫生评比、准备过年表演道具以及数小学生做作业,我走出了书本知识的局限,真正地融入社会,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、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同时,我也深刻认识到社会实践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。它不仅让我更加了解社会的要求,也让我明确了自己的责任与使命。我相信,这些实践经验将如同璀璨的星光,照亮我前行的道路,指引我成为一个对社会更有价值的人。

机械与交通学院    24级交通运输     付书瑜

在这次实践中,我走进了华宁县房屋管理所,协助处理房产档案整理,还跟随房管工作人员进行更换智能门锁的住房人员信息统计,与居民沟通协调等。在这次实践中,让我对家乡有了更深的情感,曾经我对家乡的印象只停留在熟悉的街道和亲人朋友,而现在,我了解到了家乡在城市建设,民生保障等方面的努力和进步。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作为大学生的责任与使命,让我们一起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。

大学生“返家乡”活动,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回归,更是一场关于梦想、责任与爱的深刻实践。在这里,我们见证了青春的力量,感受到了家乡的温暖,也收获了成长与蜕变。让我们携手并进,继续传递这份正能量,用实际行动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,能有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来,共同书写属于这片土地的辉煌篇章!

(来源 : 西南林业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/ 图片 : 西南林业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 /审核:王长祺、 左智凯  、王静/ 责任编辑: 和秋雁 )

电话: 0871-63863380(党政办);    0871-63863101(招办)    传真:0871-63863218    邮政编码: 650224     邮箱:xl@swfu.edu.cn    地址: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白龙寺300号

Copyright © 2003 – 2025 西南林业大学. All rights reserved. 滇ICP备10002112号-2